在大多人的脑海中,雪山从来都是一种特别的意象,白色的安静,灰色的质朴种种色彩交织,仿若一个安详的老人。那种极目望去一片苍茫的感觉,就像将人置身于一个独立的梦幻世界中,让人不愿离开。
也许,雪山的厚重不是原本的样子,不过又有何妨?摄影不也是一个返璞归真、二度创作的过程么?影像的魅力在于定格瞬间的美感,至于那些奇特的主观臆断,就让它们暂时消失吧。于是,我时常带着 EF 16- 35m m f/ 2.8L III 去探索一下这种苍茫的感觉。
我喜欢在雪山上漫步的感觉,很扎实也很厚重。早已没有了孩提时代的天真,可是雪山的神圣在我身中却是不曾改变过,热爱摄影的我,习惯了记录下这些心情和画面,尤其是这山峦之上白雪皑皑的景象。
漫步雪山之中,乍眼看去一片迷蒙,墨绿色的针叶林在白色之中显现,我早已记不清按下快门的缘由,却始终难以忘却这的广袤无垠的画面。林间的色调与雪山交相辉映,不那么明晰,但 EF 16- 35m m f/ 2.8L III 足够使用,得以将幽静、整肃的氛围呈现出来。
坦白说EF 16-3 5m m f/2 .8L III 在应对大场面的时候还是相当给力的。面对壮阔的皑皑群山,那种静谧肃杀的景象,时常让人感到沉重,但这枚镜头足够使用的光圈范围以及超强的防抖功能,让这样一番亮堂的山间风光,充满着独特的冷峻和浑然一体。
雪山之上不全是白色,就像这消融了显露出原本色彩的山峰一般,岩壁的棕黄写满了岁月的痕迹,完全占据了画面的主体。那种利于冰雪世界的孤傲,隔着屏幕也能感受过来。
云层之中山峦时隐时现,那并不明确的轮廓线也在暗示这里的神秘与冷清,想要抓住这样的感觉,环形 U S M 超声波马达加之高性能CPU实现的高速宁静对焦,恰恰能帮我“一锤定音”。这里寒意从不会比别处少几分,而略淡严酷的岩壁和雪层也在暗示这里的一切容不得一丝杂质的侵染。
阳光之下的雪山便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虽然温度依然很低,可是那种光芒四射的感觉,却能让人看出一种温暖的体验,在 EF 16-35mm f/ 2.8L III U S M 广阔的视域之下,那种朝圣的美感得到了最完整的体现——冰雪并未完全消融,但那倾泻而下的阳光却好似充满能量似的,要改变这个世界的冷清。
离开人迹罕至之处,回望那片苍茫的雪山,你依然能够感受自然造物的神奇与庄重,就是那样的一尘不染而洁白无瑕。即便是在临时的居所,那种不可侵犯和凛然不动,便是雪山世界传递给人们最真切的视觉体验。
漫步雪山之间,那种孑然一身、独自行走在天地间的畅快,自是最让我难忘的。即使只有在雪地上那么一瞬间的静止,我仍旧不担心会破坏这份天人合一的美妙。而得益于 EF 16- 35mm f /2.8L III U S M 的优秀的解像能力,这个世界自然也多了几分生机和静谧。
总体来讲,EF 1 6-3 5mm f/ 2.8L III U S M 便携易用,拍出来的片子质量更是过硬!无论色彩、锐度还是影调,都是踏实的输出,也真是有它的陪伴,我才能格外安心地探索这片冰山世界。 |